人們年紀越大,細胞受損越多,身體功能會大不如前。據(jù)研究,人只要一過30歲,便開始步向老化之路,許多器官功能以每年6.25%的速度衰退,多數(shù)人在40歲時的器官功能可達80%,50歲時剩70%,到70歲時僅剩35%左右。(《氧與健康》66頁)
由于身體老化,造成攝氧量降低,運送氧的能力降低,利用氧的效率降低,使身體處于程度不同的慢性缺氧狀態(tài)。比如,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老化,造成供應組織的氧氣量不足。25歲青年人的心臟每分鐘可向細胞輸氧4L,到70歲時可以下降一半,只能送氧2L。(《氧與健康》229頁)可見人體老化之路,就是缺氧之路。
缺氧并不是我們一般想象中,沒氣了、快窒息才叫缺氧,原來空氣中只要減少2%-3%的氧氣,就有缺氧問題。(《氧生》6頁)據(jù)研究,當周圍氧氣濃度達到26.7%時,人們身體的血氧濃度趨于最佳狀態(tài)。所以,醫(yī)學界將25%—30%濃度的環(huán)境,稱為“生命氧”狀態(tài)。在此氧環(huán)境下,人體機能、大腦智力、血液氧濃度達到最佳狀態(tài)。(《氧氣與健康》118-119頁)
在這個人人缺氧,處處缺氧的時代,我們努力改善缺氧狀態(tài),營造氧氣充盈的家,讓您享受健康每生活。與健康相伴,與幸福同行!
艾默生曾說:"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。"只有身體健康,才能享受到快樂人生。但有時健康和快樂卻因為疾病而難以實現(xiàn)。簡單來看,疾病是由于體內氧化作用逬行不夠,導致毒素堆積而成,通常這些毒素會在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逬行中被氧化掉。(《補氧不生病》封面2(埃布爾華爾博士))
所以,要保證身體健康,就必須要改善缺氧問題。改善缺氧的第一步,可從改善環(huán)境缺氧做起。因為如果環(huán)境本身就已經氧氣不足了,那即便呼吸循環(huán)再好,也難以改善缺氧問題。(《氧生》150頁)現(xiàn)在的氧生儀器采用彌散式吸氧方法,使周圍環(huán)境中的氧氣濃度提高,可使人們吸入25%左右的氧氣,達到醫(yī)學界"生命氧"狀態(tài),從根本上解決環(huán)境缺氧。(《氧氣與健康》121頁)
環(huán)境補氧很重要,心情補氧同樣不可忽視。大腦只有1.4公斤,約占人體重的2%左右,卻要消耗約25%的氧氣。腦神經對氧氣的需求最高,長期高壓過勞、費神用腦、睡眠不足、大怒大悲,都可能會導致耗損性缺氧。 (《氧生》172頁)